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xí]

[xí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6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8画 总笔画: 2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隰:22; )

  • 五笔编码:BJXO
  • 仓颉编码:NLAVF
  • 四角号码:76233
  • UniCode:U+96B0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6189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低湿的地方:“山有榛,隰有苓”。
    新开垦的田。

    笔画数:16;
    部首:阝;
    笔顺编号:522511554554444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金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10册,第32部,阜部,27
    [ 故训彙纂 ]:2439|2517.6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9594,第14卷下,阜部第27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362第12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。阜:土山,与土地有关。本义:低湿之地)
    同本义〖swamps〗
    隰,阪下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下湿曰隰。——《尔雅·释地》。李注:“谓土地窊下常阻洳,名为隰也。又,可食者曰原,陂者曰阪,下者曰隰。”
    上平曰原,下平曰隰。——《公羊传·昭公元年》
    原隰底绩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
    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
    牧隰皋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。注:“隰皋,水厓下湿。”
    平原之隰。——《管子·形势》。注:“下泽也。”
    丘隰水潦。——《淮南子·时则》
    山有榛,隰有苓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简兮》
    南望原隰。——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    又如:隰草(低湿地方所生长的草);隰皋(水边低洼,生长牧草的地方)
    新开垦的田地〖newlycultivatedfarm〗
    千耦其耘,徂隰徂畛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载芟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阝絲(ers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阝日幺幺灬
    [ 笔顺编号 ]:5225115545544444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竖竖折横横折折捺折折捺捺捺捺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xí]

    [《廣韻》似入切,入緝,邪。]

    (1)低湿的地方。

    (2)新垦的田地。

    (3)春秋齐邑名,即犁丘。在今山东省临邑县西。

    (4)古州名。在今山西省隰县。春秋晋称蒲邑,汉为蒲子县,隋为隰州。

    (5)姓。春秋时齐有大夫隰朋。见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。

    [②][xiè]

    [《集韻》悉協切,入帖,心。]

    同“濕4”。

    人名用字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隰; 康熙笔画:22; 页码:页1362第12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〔古文〕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缉部邪母,zi?p
    [ 广 韵 ]:似入切,入26緝,xí,深開三入侵A邪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四缉
    [ 粤 语 ]:zaap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四】【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考究网   网站地图 888888